【丹阳时评】抓住“出圈”机遇 破解社区食堂经营难

2024-05-21 15:22  

“两荤两素一汤,只需9元”“每两菜2.48元,5两起售”,在周边餐馆动辄30、40元一餐的当下,社区食堂凭借好吃、不贵、菜品多样的优势成功“出圈”,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新选择。

在农村社区养老的探索中,社区食堂已经成为撬动农村养老服务的新支点,这种模式较全面地满足了老年人的多元化基础养老服务需求,被多地采纳和推广。然而,目前社区食堂处于“冰火两重天”的境遇。一方面,各地不断涌现出一批批新食堂,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情追捧;另一方面,“社区食堂经营困难”等相关新闻频出,也接连有社区食堂关门停业的消息出现。就目前运行情况看,社区食堂经营状况良莠不齐、分化较大。小小“社区食堂”承担着关乎老年人晚年福祉的“民生”重任,如何办得好、办得久,是社区食堂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加强统筹规划,推动社区食堂规范运营。优化整合现有资源,依托现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将社区食堂与企业食堂、机关食堂、大学食堂等整合起来,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场地使用效率。把握好建设标准,科学设计点位,统筹社区人口分布情况,综合考虑“一老一小”等特殊困难群体实际,确定社区食堂的位置、规模以及数量。明确规定和严格监督管理是推动社区食堂健康发展的基础,要进一步完善老年助餐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规范财务使用、供餐卫生、情况反馈等环节机制,通过强化安全监管,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加大食品加工、储存、配送等环节的监督力度,不断提升老年助餐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创新“食堂+”模式,走出可持续发展之路。社区食堂靠价格实惠“出圈”,也因利润微薄举步维艰,因此,如何解决盈利难题,是社区食堂能否长久运营的关键。相比薄利多销,混业经营是解决盈利难题的新思路,通过打造全方位养老新业态,引导公共服务资源向食堂延伸,将社区食堂与养老产业组合经营,发展“老年教育+社区食堂”“医疗护理+社区食堂”等多种业务模式,用康复护理、家政服务的盈利空间对社区食堂形成弥补,变“输血”为“造血”。同时,拓宽业务、拓展服务范围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升社区食堂吸引力和知名度。

优化服务举措,满足老年群体养老需求。从吃饭到服务,从“小食堂”到“大养老”,养老服务是照料上的多方发力,也是情感上的双向奔赴。需推动更多人性化措施落地生根,通过构建“群众点单+食堂接单+志愿送餐”的服务体系,为高龄空巢老人和高龄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上门送餐服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通过设置长者专座,在打餐区设置长条护栏防摔倒,从细微之处展现关怀;同时要重视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社区食堂为基地,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延长服务时间,让餐桌在非就餐时间成为“书桌”“茶桌”“聚会桌”,从满足日常照料向提供精神慰藉拓展,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目前,我国已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小小食堂,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更好保障老年人生活的重要民生实事。社区食堂应抓住此次“出圈”机遇,注重市场化、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跟上时代节奏、走出经营困境。

作者:枝江市七星台镇人民政府 赵子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