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了房,后脚就接到了装修公司电话;刚浏览了车,各个销售的电话接连不断……骚扰电话总是能够及时洞察、精准识别每个人的需求,然后提供与之匹配的“服务”,“长了眼”的骚扰电话的出现,讲到底还是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
如何解决信息泄露,需要各方协力,共同打好个人信息“保卫战”。一是需要增强法律规范的针对性、权威性和系统性,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将对骚扰电话的处置纳入法律规制之下,尤其是明确对骚扰电话的判断标准及处罚标准,明确各方的责任义务和职责范围,是电信立法亟待破题的重要内容。二是各职能部门做好网络巡查、执法,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上网。互联网平台是个人信息保护的关键环节,应对平台活动进行严格监管,严肃对待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服务提供者;承担主体责任的运营商,要敢于向骚扰电话“亮剑”,更得向自己“亮剑”,告别利益短视,真正对用户负责,骚扰电话才可能得到良好的治理。三是加强宣传,提高人民群众保护个人信息的警惕性,让群众绷紧思想之弦,在上网时注意甄别具体情况,谨慎地提供个人信息,从源头提高群众风险意识,避免信息泄露的发生。四是提升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人翁意识,接到骚扰电话后不能只挂断电话,听之任之助长这种歪风邪气,让这种低劣营销手段持续“霸屏”,成为让人烦不胜烦的“电子牛皮癣”。可以将垃圾信息、骚扰电话向12321举报中心举报,运营商对用户举报的骚扰电话进行标注提醒,乃至停机、列入黑名单、停短信功能等,避免让更多人受其骚扰。
关闭骚扰电话之“眼”,不仅需要内靠自我信息保护,还要外依“有形之手、技术治理,惩戒典型”,四面发力,逮住这条可恶的“响尾蛇”。
作者:枝江市仙女镇 向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