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日(农历甲辰年三月十一日)21时59分,迎节气“谷雨”。
暮春槐序,落英缤纷。雨生百谷,清净明洁。
谷雨·三候
一候 萍始生
萍水碧绿,雨意逢时。
二候 鸣鸠拂其羽
布谷啼春,振羽唤耕。
三候 戴胜降于桑
戴胜临桑,蚕将出蚁。
谷雨·农事
谷雨正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雨水滋润农田,为庄稼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北方地区冬小麦抽穗扬花,进入生长过程中耗水最大时期,要保证充足水分供应,特别注意防旱防湿,预防病虫害、倒春寒和冰雹危害。
江南地区忙于耕田、施肥、插秧、育苗,是双季早稻栽插的有利时机。茶农忙着采收春茶、制茶,蚕农着手春蚕饲养管理,渔民早出晚归开始撒网捕鱼。
各地抢抓农时,做好棉花、玉米、大豆、花生、黄豆、杂豆、马铃薯、红薯、山药、茄子等的播种与田间管理。
谷雨·文化习俗
“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时节正值牡丹盛开,因此牡丹花又被称作谷雨花。谷雨赏牡丹习俗已绵延千年,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和四川彭州还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
在北方沿海一带,渔民谷雨“祭海”习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谷雨时值春海水暖,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谷雨这天,渔民会举行隆重海祭,祈求出海平安、满载而归,因此谷雨也被称作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这一习俗,在今天胶东荣成一带仍然流行。
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每年谷雨,仓颉庙会都会在陕西白水县如期举行。据《淮南子》和《山海经》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下了一场谷子雨。仓颉死后,人们将其安葬在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对联刻有“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
在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流行“谷雨贴”习俗。谷雨后,气温升高,害虫进入高繁衍期,为减轻虫害,农民一边进入田间消灭虫害,一边在门或墙上张贴谷雨贴年画,震慑五毒,驱凶纳吉。
在北方一些地区,至今还流行“走谷雨”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相互探望。到野外散步,亲近自然。
走完谷雨,沐桃花浴。这一古老习俗源于每年谷雨时节的桃花汛,落入河水的桃花瓣遍布河面,相传用桃花水沐浴,可消灾避祸、驱除瘟疫。
谷雨·食养
谷雨茶,是谷雨时节新鲜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口感醇厚,香气宜人。喝谷雨茶,有清肝明目、祛除湿气的功效。
“雨前香椿嫩如丝。”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鲜椿芽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大量维生素C,其叶、芽、根、皮与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健胃理气等多种功效。鲜香椿虽好,但硝酸盐含量较高,食用前一定要用沸水焯烫。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的年轻小伙子们,会在谷雨这天到姑娘家扔竹篓,讨要乌米饭,表达对姑娘的爱慕之意。因此,乌米饭也成为当地农耕文化与婚恋习俗的双重象征。
谷雨时节,适当多吃些全麦面粉、荞麦面、莜麦面、小米、黄豆、黑芝麻、韭菜、莴笋、香菜、香椿、荷叶、西红柿、黄瓜、菠菜、冬瓜、荸荠、梨、桑葚等食物,益肝补肾,生津润燥。
谷雨·诗词
谷雨时节,田畴耕织,风日芳菲,恬淡清丽,感时惜春,余韵悠长。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
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
——唐·刘禹锡《谷雨》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宋·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其一》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宋·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山中谷雨后,采采碧瑶枝。
露叶香犹湿,筠笼寄不迟。
——明·王九思《周守寄谷雨茶及大扇谢答二首 其一》
白云深处古田家,谷雨新晴课种麻。
我亦芒鞋间不得,满山开遍碧桐花。
——清·吴兰修《山庄即事》
霏雨飏晓,春归夏盛。
翠微深处,葱茏丰盈。
经年好时,物来顺应。
当时不杂,岁静风平。
春日最后一个节气,
愿所盼如许亦如期。
(来源:长江云新闻、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