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时评】东湖评论:《我的阿勒泰》何以收视口碑“双爆”

2024-05-27 09:48  

近日,首次在央视播出的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掀起了追剧和讨论的热潮,截至目前豆瓣评分高达8.8,是2024年开年以来评分最高的国产剧,成为今年国产剧市场的收视和口碑“双爆款”。从居高不下的话题讨论度到剧迷们几乎一致的高评价,在众多古偶、悬疑、现代等类型题材影视剧扎堆的5月,作为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的华语剧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获得这么多观众的喜爱?

本剧改编自作家李娟的高人气同名散文集,以生长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汉族少女李文秀和母亲张凤侠的生活轨迹为主线,讲述了她们与哈萨克族牧民在牧场生活和转场中发生的一系列充满欢笑和泪水的故事。当我们的审美中惯常出现的都是江南水乡、繁华都市等美景时,突然发现了一种色彩浓烈又辽阔悠远的阿勒泰之美,这种美没有任何人工的痕迹,这种原始美景中的蓝天、雪山、白桦、羊群、蒙古包……都出现得恰到好处,未经任何修饰,就像是剧中文秀第一次尝试阿勒泰天然口香糖“松树牙胶”所体验到的那种奇妙的感觉一样,带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惬意、惊喜和温暖。

剧中人与自然浑然一体,有文秀脸被冻红,巴太亲自为她抹上“羊粪蛋蛋”;也有张凤霞在村主任家做的羊油黑皂,得到城里顾客的青睐;还有苏力坦一家遵循转场传统,走“仙女湾”小道以祈求平安等等,这些人与自然交融中一切都是原始而亲切的。对此,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点评道:“人物和故事,都从大自然中走来,环境和景物,也完全是纯天然的原样,观众仿佛尝到了一口没有任何添加剂的粮食,让人咀嚼到了一种天然谷物的醇香。”虽然剧中那个年代的北疆人生活淳朴,看似物质匮乏,但实则人们精神丰富,导演用散文式的表达展示着草原的一草一木,一马一人,呈现出阿勒泰独一无二的真实之美。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涉及多民族共同生活、交流互鉴的作品并不多,好的更是凤毛麟角。在《我的阿勒泰》中我们看到了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人民之间守望相助、礼尚往来的融洽,大家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在长久的共同生活中,一些表达能够意会,彼此间的人情味相通,都不约而同地守护着阿勒泰的那片草原。在阿勒泰有句古老的谚语:骏马和歌声,是哈萨克人的翅膀。在冬不拉、吉他等民族乐器和西方乐器的简单组合下,由民族音乐人叶尔波利和热依达夫妇创作的《月光》被剧中人物哼唱着,伴随着治愈的音乐,不同民族的年轻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自由歌唱,一幅草原星空的浪漫画面跃然眼前。

这种感觉源自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很早之前的先祖们没有文字,他们用歌曲记录生活,所以哈萨克族的歌曲唱起来,既像书,又像画,歌里的场景就像浮现在眼前一样。不同民族的人、不同地方的乐器、加上部分喜剧元素向观众展示了剧中多民族交融中人们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热爱生活、自我成长的心路历程,在游牧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呈现了一幅具有独特魅力,超越民族、语言和地域的和谐画卷。

“去爱、去生活、去受伤”是贯穿全剧的主题,这句话除了是主人公成长轨迹的写照外,也给剧外每一个向往阿勒泰的我们以启示。一方面,当前在都市生活快节奏和内卷的双重叠加下,很多人似乎都充满疲惫,戏称自己满身“班味儿”,特别渴望放慢脚步去追寻诗和远方,《我的阿勒泰》让我们看到了在“流浪”中骑马射箭、撒泼打滚,在极慢的生活节奏中肆意潇洒,感受着时间的流逝,聆听草原河流的心跳,就像是春风拂面一般,让无数观众有了短暂的沉浸式的心灵放松,似乎自己就置身于广袤的北疆草原,一切工作和烦恼都与自己无关。短暂的放松加上主人公在情感和理想追逐中的坚韧和执着,让观众在追剧的同时得到了高度的情感共鸣。

另一方面,剧中传递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也让人印象深刻。不仅有对生活和自然的敬畏,也有在遭受欺骗背叛后的勇敢面对,就像剧中蒙古族奶奶说的那句: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让观众的情绪价值拉满,心灵受到鼓舞,充满力量,完美印证了罗曼·罗兰的那句: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在这种情绪和价值的双重共鸣中所带来的契合感让这部剧要表达的意义深入人心,不仅放松身心,还有对生活的思考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探寻。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