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清高擎发展大旗 筑梦百年三宁 ——专访“杰出宜昌楚商”、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万清

2023-09-19 18:33  

李万清

三宁硝基复合肥生产基地

三宁总部办公楼

李万清 人物档案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个人荣誉】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全国石化系统劳动模范

■全国氮肥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企业家

■湖北省劳动模范

■湖北省杰出楚商

■湖北省光彩之星

■宜昌市十大杰出人才

在湖北枝江姚家港化工园,坐落着全国化工百强、化肥十强企业——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宁化工”)。作为鄂西南地区的龙头企业,以“两山”实践打响宜昌破解“化工围江”第一枪、以绿色循环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一家独放的芬芳催化了园区百花竞放,在大潮奔涌中构建了全产业链的系统型竞争力。短短20年,企业从年销售收入仅2亿元、利润2000多万元,发展到今天资产过200亿、收入过200亿元、利润过20亿、税收过8亿,经济效益进入全国同行第一方阵,成为集现代煤化工、精细磷化工、化工新材料和工业服务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如今,李万清瞄准千亿强企目标,守望初心,振奋精神,以超越自我的勇气胆识和奋楫争先的奔跑姿态,带领他的团队笃定前行、再续精彩!

“企业历程”

绿色发展,让生活更加美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厚植低碳绿色,就是厚植未来。

李万清把环境、资源约束因素和承载力作为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要素,提出了“专注化工、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总体战略方向,确定了绿色、低碳、高科技、高附加值为产业发展路径。

目前,三宁化工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达63.47%,非肥化工产品产值占比约50%,循环经济比重占企业产值的36%,既巩固了传统产业优势,又在未来产业上把握了先机,先后获评中国化工行业“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绿色典范”、工信部“绿色工厂”。

优秀答卷的背后是无数个难题的攻克和艰难的抉择。2016年,宜昌市委市政府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启动化工污染整治工作,推动全市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达成沿长江一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清零”。对此,李万清没有犹豫,主动关停全资子公司田田化工,承受了包括企业固定资产、停产停业等带来的近3.5亿元损失,为碧水蓝天让路!

搬,紧随其后。2018年2月9日,三宁化工实施转型搬迁,在姚家港化工园区投资100亿元,高标准建设合成氨原料结构调整及联产6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这是当时湖北省关改搬转示范工程。通过对田田化工和尿素厂的产能置换,淘汰相对落后的生产工艺,实现煤炭到乙二醇的高效清洁转化,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装置能耗强度和总量、环保排放均优于国家标准,以绿色低碳方式促进转型升级。

2021年又乘势而上,投资145亿元建设酰胺及尼龙新材料项目。眼下已进入设备安装高峰期,计划明年年初部分装置投产,届时,利用自产的氨、氢气、硫酸等原材料,形成完整的尼龙6切片及纺丝和尼龙66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进一步提升规模效应和产品附加值,延伸并拓宽省内己内酰胺产业链,向产业集聚规模化迈进。

不仅如此,在三宁化工的带领下,一大批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共谋发展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昔日默默无闻的姚家港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朝着“化学让生活更美好”的初衷不懈努力。

汇聚人才,让企业更有活力

一流的企业必须要有一流的员工队伍。三宁化工秉承国企长处,发挥民营优势,团结人、尊重人、激励人、成就人,在实施动态股权激励的同时,实施“一校八室三支撑”人才培养战略,形成内培+外引“双轮驱动”,为企业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李万清介绍,“一校”即依托三宁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员工实训基地,菜单式定制课程开发,常年开办在职员工学历提升、特种作业取证复审、职业技能鉴定等专题培训。

“八室”即成立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工程师文化。在技能大师的引领下,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青年员工的学习潜能不断被挖掘和开发,为企业创新创造增光添彩,现已有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名全国技术能手、1名省政府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3名省技术能手。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国家发展战略支撑,也是企业长久发展的立足之本。为激发员工技术革新精神,李万清一直以来倡导全员开展小改小革,仅2022年研发经费投入就达4.1亿元,发放科技创新奖105万元。目前,公司已拥有581项自主研发专利、487项有效专利。

除此之外,还围绕员工所需、人才所求,充实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打造安心、安身、安业的良好环境。为了让员工工作顺心,李万清开设“董事长接待日”,设立“员工关系科”,亲自为员工解疑答惑。为留住青年人才,在已有99套科技人才楼、432间集体宿舍、216套廉租房的基础上,在枝江城区又新建科技人才楼,明年即将投用,还建设了心理咨询室、红娘工作室、员工书画室、职工书屋、室内室外运动场馆、健身房等阵地,举办各类文体竞技,丰富员工生活。他常说:绝不会让任何一名员工因天灾人祸而致贫。于是,他带头捐款成立爱心帮扶基金,每年开展员工慰问上百次,年均慰问金、帮扶金约30余万元。

一系列可触可感的措施点燃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近三年吸引了2000多名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加入,工龄3年以上的“老员工”达到85.06%,员工与企业的黏性愈发强烈。

数智赋能,让发展更加澎湃

行走在三宁化工石宝山新材料分公司,占地近2000亩的厂区很难寻到人的踪迹。这些庞大的装置是谁在操控?这些繁杂的管线内流淌的什么?李万清带着记者走进5G中控室,一探究竟。迎面而来的35米×4.9米的大监控屏令人惊诧,一排排DCS双屏操控电脑,借助5G网络同步厂区内工艺、设备、人员实时信息,充满了现代化高科技的味道,而抬头可见的蓝色苍穹瞬间“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是全国首家5G+MEC(独立组网)智能化工厂,总投资10亿元,历时三年建成,2021年3月投运。

“这个厂区有3万多台涉及温度、压力、物位、流量、成份等参数的监测设备,4000多个控制阀……智能工厂最大变化是重塑生产流程,岗位不再碎片化,都集成在一个智慧大脑中,人员、设备、产品‘万物互联’,人和机器实现相互赋能”,李万清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工艺稳定、管控精细带来了能耗降低、产品提质,据统计,这座工厂每年节能降耗2%左右,生产成本下降4000多万元。通过改造升级,三宁化工逐步走出转型的阵痛。2022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247亿元,同比增长39%;上缴税收8.5亿元,同比增长55.3%。

“企业要像拥抱互联网一样,去拥抱数字化转型”,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李万清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三大转型战略,数字化转型便是其中之一。自2022年4月以来,从速赢项目到190余项行动计划,从概念模糊到业务场景应用,从散兵游勇到集中办公,组织变革、人员变革、流程变革、思想变革都在焕发新机。目前,公司成立了一级职能部门推动数字化转型,启动了9个数字化转型项目,将打破现有业务系统的数据孤岛现象,串联起工厂生产数据、管理数据、运营数据的多维、多元有效融合,有效促进企业科学决策、高效流转、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解放管理者,形成全要素、全产业链、全管控链、全价值链的数智化运营新体系。

大爱无疆,让三宁更有温度

放眼中国,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的社会担当和历史使命。

作为湖北省工商联副主席和省人大代表,李万清积极参政议政,在每年湖北省“两会”上主动建言献策。2022年被枝江市委市政府授予首位“枝江市高质量发展杰出贡献奖”,被宜昌市委市政府评为“宜昌市十大杰出人才奖”。

作为民营企业家,他始终怀揣家国情怀,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责无旁贷的义务。

他视乡亲为亲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李万清坚守一线坐镇指挥,主动为村镇社区、学校免费供应自产的消毒物资,带头捐款500万元支援湖北抗疫,出资72万元向茶农购买滞销茶叶。2021年河南水灾,捐赠价值150万元的化肥帮助灾民恢复生产……

他视村邻为家人。出资30万元支持10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希望厨房”建设;每年捐赠50万元以上扶持乡村振兴建设项目与社会各种公益事业;出资近80万元支持董市镇笋子沟村基础设施建设,就近安置就业百余人,解决群众出行难、收入低等问题;带领员工结对帮扶顾家店镇人和垸村发展蔬菜种植和乡村旅游等主导产业……

从企业到社会,产业帮扶、扶弱济困、赈灾抗疫、捐资助学,李万清用一件件善举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传递出一名企业家放眼未来、向上向善的真挚情怀。

时代的车轮、发展的脚步飞奔向前。长江之滨、姚家港口,这里是精英的竞技场、理想的放飞地。秉承实业报国的优良传统和百年三宁的宏伟梦想,三宁,一定会再续传奇。面对此目标,李万清信心满满!

“记者手记”

勇做新时代化工行业弄潮儿

化工产业是宜昌的支柱和优势产业,在宜昌市的工业化发展格局中,始终扮演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三宁化工作为鄂西南地区的龙头企业,在其董事长李万清的带领下,高点站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勇立潮头、创新实践,逐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书写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勇做新时代化工行业弄潮儿,就要像李万清一样,胸怀国家,主动作为,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之中,积极投身社会、回报社会,更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

勇做新时代化工行业弄潮儿,就要像李万清一样,心无旁骛专注化工产业,在“壮士断腕”中马不停蹄,锚定产业政策不断做大做强,为生产制造业的“掌门人”树立了“标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相信,企业家们一定会发扬企业家精神,倍加努力、自我加压,勇做新时代市场经济弄潮儿,勇挑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来源:三峡日报

图片:由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