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光在身边·平凡中的不平凡 | 初心不渝 老兵本色

2024-07-31 11:45   枝江市融媒体中心  

枝江融媒(记者 赵雪如 石青 安超 葛佳欣)一个个动人故事,诉说着老兵们不变的追求、不老的情怀。脱下戎装,他们军魂不改,扎根各行各业履职尽责;重新出发,他们本色依旧,初心不忘谱写新的荣光。

据统计,枝江目前建档立卡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13000余人,有年近百岁的退役老兵,也有刚退役的年轻“战士”,他们分布在企业管理、教师、民警、辅警、村干部等各个行业。脱下戎装,他们军魂不改,退役不褪色,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身处各行各业,仍然保持“人民子弟兵”的风采,继续在各个领域用自己的方式发光发热,延续“老兵精神”。

“戎耀峡江”

守护雪域高原25载

“参加革命是真心,入党更要献终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王守春。我要在暮年,保持革命的晚节,有始有终献忠诚。”这是王守春在日记中写下的朴实话语,也是他一直坚守的“革命信条”。

王守春,今年91岁,枝江市军休所退休军干。在一次战斗中,一块弹片残存脑部,至今未能取出。由于脑部受伤,老人听觉受损,但尽管如此,王守春仍腰板挺直,神情坚毅,昔日风采依旧。

怀揣满腔热忱,1951年,经过每天的体能训练,原本体弱的王守春成功入伍。

1951年、1952年,王守春两次参加国庆阅兵,连续两年被评为“受阅模范”。

1957年3月,王守春奉命调往西藏军区,一待就是25载。

1982年,王守春回到湖北,任孝感军分区副司令员。1989年3月,王守春在宜昌军分区副师职上退休。

“退休是法定工作时间的到点,但只要生命不止,一息尚存,就还要发挥余热继续工作。”王守春说。

他乐于传承红色精神。退休后,仍奔走四方讲述革命故事,从未收取分文。他热心社会公益。多次捐款捐物,缴纳特殊党费。他说,这是一名党员,一名军人的责任。

1980年,他为百里洲钢铁小学捐款1000元,后又再次捐款600元。2008年,他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000元,又到组织部缴纳1000元特殊党费。2018年“七一”期间,王老又缴纳特殊党费2万元。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再次捐款1万元。

甘当“螺丝钉”

一等功老兵退伍不褪色

“‘轰’的一声,车队四周突然遭遇炮火打击,当时股部被枪击中受伤也没有感觉,连忙跳上车,猛打方向,在敌军两公里的炮火追击中成功脱险。”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左右,在敌军炮火下的两次运输经历,作为运输兵的王其武犹在眼前。

王其武,1958年3月出生,1976年12月入伍,1989年12月退伍。曾参加老山轮战战役,于1989年9月荣立战时一等功。

1981年,在部队训练时,作为一名军人,王其武义不容辞参与四川抗洪救灾。灾情面前,时间就是生命。王其武及其所在部队第一时间搜寻被困人员,转移物资,通过肩扛、背驮、手扶等方式一遍又一遍地紧急疏散群众,奋力抢救群众生命财产,充分发挥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作战的精神,昼夜奋战在抗洪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1998年防汛抗洪,已退役转业回到枝江的王其武继续发扬“老兵精神”,主动请缨,守护江堤,加入防汛一线。“一声‘到’,一生到。”这是退役军人王其武的庄严承诺。王其武退役不褪色,始终将责任扛在肩上。“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汛情当前,我必须冲在前面!”深夜不眠,夜间巡堤,在七星台镇,王其武是防汛“排头兵”,奋战在抗洪第一线。

2018年,王其武从枝江市政府办公室退休,但他依旧没闲着,目前仍在枝江市一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军人本色。“作贡献无论大小,只要心怀善意、付诸实践,哪里都可以是服务的舞台。”王其武永葆一颗红心向党,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身体力行地传播社会正能量,彰显了退役军人老党员“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的精神面貌。

热血延续

90后退役军人书写青春新答卷

在部队,她是实弹射击成绩优秀的“女枪王”;回到地方,她变身学校里的“孩子王”。

兰慧是个“95后”,2017年大学毕业后,她报名参军,成为一名通信女兵。服役期间,她在新兵连实弹射击中成绩优秀,荣获“枪王”称号。下连队后,她工作认真,业务水平过硬,荣获“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优秀义务兵”等称号。

2019年退役后,兰慧继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自学通过教师资格考试。2023年,她参加湖北省退役军人“兵教师”专项招聘考试,以综合第一的成绩考上枝江市仙女小学体育教师岗位,于2023年12月正式入职。目前她担任仙女小学三年级4班副班主任,从事体育、心理健康、创客等课目教学,成为学校文学社团指导老师。

易炎是枝江市董市镇黄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2年出生的他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保持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军人品质,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用浓浓的家乡情怀,展现着青年干部的担当与作为。

2022年,黄金村党支部被董市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黄金村被董市镇评为乡村振兴和城镇建设突出贡献单位。而他本人,也被枝江市评为民兵工作先进个人。这些成绩背后,展现的是一名90后退役军人浓浓的家乡情怀。

“为了不负群众所托、乡亲所望,只有砥砺前行,才能真正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军旅生活培育了易炎军人的优良作风、为民服务的情怀。回家任职以来,易炎始终保持着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军人品质。通过榜样引领、家训展示、强化教育等方式,他广泛动员全村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文明创建活动,在全村范围内营造了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尚。

记者手记: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之际

戎装更替,初心不移。97载峥嵘岁月,铸就辉煌历史;97载奋斗征程,写下壮丽诗篇。

听着王守春的革命故事,感叹王其武的“螺丝钉”精神,陶醉易炎、兰慧的别样青春。动人心者,莫贵乎于行。扛起责任,他们热心公益勤捐赠,传承着永不褪色的红色精神;大雨滂沱,他们挺起抗洪“主心骨”,凝聚起同心救灾的强大力量;引力聚力,他们用军魂铸就梦想,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岁月流逝,本色不改,山海有幸曾相遇。红色基因植根于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传承于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的事业中,是每一代人精神的归宿、初心的原点。

老一辈将士留下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精神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军人始终是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稳定的主流担当,他们淡泊名利、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从部队到地方,枝江市的退役军人们初心不改,演绎着不同的生动故事,秉承着赤诚依旧的英雄本色,延续着永不褪色的“老兵精神”。

(一审 赵雪如 二审 潘德铭 三审 龚春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