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垸村:“小田并大田” 焕发土地“新生机”

2024-05-24 16:13  

枝江融媒(通讯员 桓晨月)同济垸村位于枝江市顾家店镇南端,南邻长江,耕地面积4439亩,主要以岗地脐橙、冲田水稻、沿江玉米和蔬菜种植为主。长久以来,由于土地面积小而碎、人口老龄化、耕种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等原因,闲置和抛荒土地越来越多。

去年12月以来,同济垸村率先在城隍庙湾落启动“小田变大田”机制试点工作,切实推动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农业生产低效化等问题。

截至今年3月,同济垸村先后在城隍庙召开3次湾子会,通过农户共商共议,最终确定了农户划片调整自种、经营主体流转经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经营三种模式整合分散的农田。

城隍庙湾子村民雷必武有17块田,最大的面积2.23亩,最小的只有0.25亩,对于种水稻的雷必武来说管理起来十分麻烦,也造成了不少的碎田荒废。“这回开会,我把离我家远的、小的田要么换成近的、能连成片的田,要么就流转给村里。现在,我的田又近又集中,我还专门买了新机器搞机械化生产哩!”雷必武说。

此外,同济垸村还选择了城隍庙湾子的5个有能力耕种的农户,由他们优先选择整块农田,把原先分散的59块田地调整到一个区域6块田地,路西的27户也通过调整由原来的31.4亩14块整合为1块,通过调田互换,将小块变大块,零散变集中,形成了相对集中的“自种区”。

“‘小田变大田’帮村里也解决了不小的麻烦!”同济垸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刘卫华说。原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一直形同虚设,通过此次“小田变大田”机制的试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农户不愿意继续耕种、经营主体又不愿意流转的抛荒地流转过来,形成“流转区”,并将流转的土地托管给伟动力农机专业合作社代种饲料、菜籽等作物,收益部分按照经营主体60%,股份经济合作社40%进行分配,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农民分红增收,还解决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无人员力量和技术不足等问题。截至目前,同济垸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共托管土地100余亩,为村集体年增收1.2万元。

除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同济垸村内还有自勇蔬菜专业合作社、王子草莓家庭农场两家外来经营主体。“我家的田一直是流转给自勇蔬菜合作社的,上次开会,村里说搞小田变大田,流转费450-500块钱一亩,我们以前租给合作社才200-300块钱一亩,后来合作社说给我们也涨到500块钱一亩,别提多高兴了!”四组农户屈万华说。

目前,同济垸村通过划分自种区和流转区,采取土地流转、地块互换或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正全面推进连片化、规模化,已(拟)签流转协议385份、互换协议27份,规模化土地面积达1282亩,实现了农田“优质、集中、连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审 赵雪如 二审 潘德铭 三审 龚春梅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