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枝江市农业农村局严格落实全国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及省、宜昌市、枝江市相关工作要求,结合部门职责,制定了《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围绕“落实粮食生产底线任务”“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提升粮食生产综合效益”三大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专项整治。
一、强化组织推动,压实粮食生产责任
4月11日,制定《关于印发<枝江市全面促进农牧渔业稳产保供2023年工作方案>的通知》(枝农组发〔2023〕1号),将全年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任务分解到各镇(街道),并要求建立粮食到村到户到田台账,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6月7日,制定《关于当前扩种其他油料作物及调整粮食生产任务的紧急通知》,结合上级要求及全市粮油生产实际情况,调整粮食、油料生产任务。9月26日,制定《枝江市2023年秋冬农业生产指导意见》,将油菜、小麦秋冬播任务分解到各镇(街道),夯实来年夏粮、夏油生产基础。上级下达我市2023年粮食生产底线任务面积92.9万亩、产量31.87万吨,大豆任务面积4.09万亩,小麦任务面积26.5万亩,均已超额完成。
二、强化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
一是推广优质稻订单生产。主推6个优质水稻品种,稳定优质粮源基地,同时将“旱优73”作为园田套种节水抗旱稻推广。完成优质稻订单面积14.53万亩,其中高档、中档、普通优质稻订单面积分别为2.12万亩、4.99万亩、7.42万亩。二是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揭榜制”项目建设。以中化农业、旺发、绿景鑫为实施主体,创建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基地3个。积极探索“稻鸭”“稻鳖”“稻菇”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强化新品种、新农机农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富有机硒优质水稻种植技术,开展新品种筛选30余个,持续推进品种培优。三是推进绿色标准化生产。修订完善枝江玛瑙米栽培技术规程,举办优质稻标准化种植技术等培训会45场,培训农民2000余人。
三、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是创建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全市共创建绿色防控示范区14个,面积1.4万亩。其中:柑橘7个、面积7000亩,水稻3个、面积3000亩,小麦2个、面积2000亩,玉米1个、面积1000亩,油菜1个、面积1000亩。推广应用食物诱剂15000袋、性诱捕器2800套、迷向设备333套、风吸式杀虫灯20台、诱蝇球12.5万个、生物农药和高效低风险农药9.4吨以上。二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82.3万亩次,完成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2.2万亩,玉米种肥同播14.5万亩,施用配方肥6.084万吨,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9.4万亩,种植绿肥4.1万亩;举办化肥减量增效项目推进会3次、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现场观摩会2场,完成2022年度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2022年耕地质量等级3.66,较去年提高0.01个等级。
四、加强病虫灾害监测,科学防灾减灾
一是抓好病虫监测防控。依托全市5个自动化“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应用远程智能监测设备14台,草地贪夜蛾高空灯12盏适时进行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通过《枝江植保》及时发布水稻二化螟、“两迁”害虫、玉米草地贪夜蛾、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发生预报7期,发送防控信息27万余条次。二是抓好农业气象灾害。协同气象、水利等部门,强化应急管理和核灾报灾工作,及时发布灾害信息,科学防灾减损。制定《枝江市在田作物抗旱防冻指导意见》《关于应对寒潮抓好冬季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意见》等文件方案,组织抗灾救灾专班,因地施策,指导各镇(街道)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五、强化服务指导,助力增产增收
制定《枝江市2023年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种植端实施方案》等文件方案,举办新技术、新模式、病虫害绿色防控、化肥减量“三新”配套集成技术等培训80场次,培训农民5000余人;在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防治关键期,组织市、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防治,累计派出技术员600余人次,服务农户2000余人。
六、强化项目建设,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
完成或在建粮油项目共10个,资金3642万元。具体为:优质稻产业集群项目1800万元;省级粮食作物绿色生产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100万元,示范面积2万亩;油菜轮作试点项目375万元,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面积2.5万亩;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第二批)项目120万元,示范面积2万亩;化肥减量增效项目208万元,推广“三新”技术4万亩;基础农技推广体系条件能力建设30万元,建设3个试验示范基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75万元,示范面积0.5万亩;农业防灾减灾资金165万元;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269万元;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资金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