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宜昌城发集团与宜昌鑫汇船舶举行股权合作签约仪式,宜昌城发集团将投资10亿元对宜昌(枝江)绿色船舶建造基地提档升级。同时,宜昌城发集团还与枝江市人民政府达成合作,共同打造绿色智能船舶基地示范区。
宜昌城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殷俊介绍,城发集团将将助力宜昌打造长江中上游最大的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基地,加快形成新能源船舶研发、设计、总装建造、系统研制、运营配套、船舶应用、原料供应全产业链。
“产量同比增长40%,是近两年最好成绩。”宜昌船舶工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至9月,船舶工业园9家船企共建造船舶123艘,比去年增长约40艘。
继去年“长江三峡1”纯电动游轮下水后,不少企业纯电、甲醇燃料的新能源船舶订单同比翻番。今年工业园有28艘新能源船舶,其中混动19艘、纯电动9艘,新能源船舶占比增至27%。
出海,把船卖到国外去
“我们目前已建造了8艘新能源动力船,今后份额会逐年提高。”宜昌鑫汇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覃启胜,刚送走一批客户。
截至10月,覃启胜已经签订了12个次年合同,其中7艘出口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还有10艘正在洽谈,明年排期已满”,他兴奋地介绍。
今年以来,该公司已建造各类船舶18艘,新能源船舶占比达到30%。有2艘武汉客户的钢铝混合纯电动游轮即将开工,另有6艘甲醇燃料船舶订单正在洽谈。
鑫汇船舶是“长江三峡1”纯电动游轮的总装企业。去年,“长江三峡1”出坞下水、交付远航,让鑫汇一炮而红,订单蜂拥而来。走进厂区,占地400亩的生产基地,6台门吊、12台航吊满负荷运行。
“纯电动船舶的电机、电池、电控系统,复杂程度是常规动力船舶所不具备的,对造船企业等技术门槛要求也大幅提升。”覃启胜说,新能源船舶的运营成本远低于用油成本,其造价却高于传统船舶,有些船舶的“三电”成本接近50%。
为了抢抓市场,用技术优势换竞争优势,鑫汇船舶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国船舶第七一二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同打造新能源游艇建造基地,在新能源、复合材料和防腐涂装等领域,共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持续增强船舶制造的“含新量”和“含绿量”。
覃启胜介绍,鑫汇船舶已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并建立了宜昌市首家万吨级江海直达、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专家工作站。
去年5月,由鑫汇船舶建造的“理航渝建1号”“理航渝建2号”相继下水。这对姊妹船满载可装9600吨货物,是鑫汇船舶为重庆渝建物流量身定做的国内首艘绿色智能三峡船型散货运输示范船。船舶采用油气电混合动力,配备2台990kW双燃料主机和200kWh锂电池,下水时主机驱动螺旋桨,同时通过轴带发电机给锂电池充电。洪水期上水时,主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螺旋桨,码头卸货移泊及三峡船闸内可采用纯电推低速航行,节能、环保、经济、高效。
船舶制造洗牌拥抱新能源
走进鸿巨船舶制造有限公司,9艘正在装造的巨轮依次排列在码头。水中6艘已建造完毕的船只,待调试后即将交付。
鸿巨船舶总经理王斌介绍,今年以来,该公司已接到23艘造船订单,分属6个不同船型,造价从600万元到3000万元不等,订单总额达3亿元。
完整的船舶工业包含船舶设计、船舶总装和船舶配套。“我们是船舶总装,主要是为船舶造壳子,包括安装配件和调试等。”王斌说,在整个船舶工业中,总装属于“链长”企业,占船舶整体制造成本的30%左右,由于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十分激烈。
2002年,鸿巨船舶成立时,正值船舶制造爆发期。王斌回忆,最高峰时,宜昌船厂达到44家。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变化,不少船企被淘汰。连续几年,鸿巨船舶投资上千万元更新车间,提高环保标准,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近年来,常规动力船舶由于国际运输行情低迷,能源价格不断上涨,面临入不敷出的局面,传统市场需求减少。“新能源船舶现在正在风口,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王斌说。
公司抢抓“气化长江”“电化长江”重大战略机遇,主动为客户提供新能源船舶方案,积极抢占市场订单。今年,鸿巨船舶为四川平安渡运项目建造了两条纯电动平安渡船,已顺利交付。此外还有4条新能源船舶订单正在接洽,以纯电、甲醇等新能源为燃料的船舶,在公司船舶生产中占比越来越高。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