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昌市加大纾困帮扶力度促进市场主体恢复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政策发布,该政策结合宜昌实际确定了40条具体措施帮助市场主体在困难时期挺过去、活下来、发展好,用“真金白银”真心实意的去惠企利民,全力激活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池活水”。
市场主体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社会生产力。千方百计的保住市场主体,特别是餐饮、零售、旅游、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聚集性、接触性行业,让他们在困难时期能够坚持下去,就是在稳住一个地区的经济和发展。此次宜昌市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出台《若干措施》为众多当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送去一场“及时雨”,组合式“税收大礼包”、贷款延期可免收罚息、纾困贷款贴息等一系列的措施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送去了民心所盼,更是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主体的信心,为保障经济社会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让纾困帮扶政策真正帮到企业,关键在精准到位,对症下药。企业遇到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一刀切”的纾困帮扶政策很难适合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因此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就要做到因企制宜。对餐饮零售业、文体旅游业、会展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特困行业,税务等相关部门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快速而精准的筛选出符合免税、减税、缓税、停税、退税等条件的企业名单,开展线上培训,通过“一对一”精准辅导等个性化服务,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问需求,实现《若干措施》政策宣传精准到位,确保“三减”“三补”“一清”“两保障”等优惠政策应享尽享。同时,对受疫情影响较小的行业,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也要做到“送策上门”,不仅要让这些企业保持正常运转,还要通过政策帮扶促进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益。
让纾困帮扶惠企政策有效落地,重点在加强监测,科学调度。《若干措施》的出台归根结底是要让地方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协同发力,激活地区经济发展活力,维持社会经济平稳运行。因此相关部门在《若干措施》落实过程中要强化监督职责,及时了解掌握各行业发展的总体形势,对存在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的问题加强预研预判。统筹做好政策储备工作,研究和适时出台纾困帮扶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提高应对困难挑战的能力,保持市场主体平稳健康发展和就业稳定。在纾困帮扶政策实施的同时还要提升地方政府疫情防控科学调度的能力,坚决防止“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错误思想,科学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市场主体恢复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相信只要各相关部门精准发力,因企制宜,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的精神保障纾困帮扶政策落实、落细、落到位,就一定能够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为宜昌营商环境擦亮金字招牌,最终以政策服务之优,促经济大盘之稳,赢企业群众之心。
作者:枝江田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