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宁是我坚强的后方,在这里我会茁壮成长,在这里我会生出有力的翅膀,我定会付出百倍的努力,和三宁一起中流击水、扬帆远航。”
至今,很多人依然记得,在2013年公司成立20周年庆典晚会上,刚入职公司一年有余的李德柱,饱含深情的用一首诗朗诵《三宁魂》,让在场的三宁人为之共情。
11年过去了,正如誓言一样,他把青春和热情奉献给了这片让他逐梦的地方,成长为氮肥厂电气车间不可或缺的得力干将,2022年度被公司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学习是他不变的追求
1990年出生的李德柱,毕业于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供用电技术专业,2012年7月入职氮肥厂电气车间。那年,公司己内酰胺项目和合成氨技改并驾齐驱,车间大半骨干被抽调参与项目建设,原有装置运维人员极度匮乏,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自己不能在关键时刻出一份力而着急,于是更加刻苦、如饥似渴地学习,不管是在建设工地上,还是在装置现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带着各种问题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一个电气元件、一张图纸都不放过,经过一年的勤奋努力,终于成为独当一面的电气主修。
活到老学到老,在求学求知的道路上,他从未停歇。合成氨技改后,老式机电控制模式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先进的智能化控制平台,DCS、PLC广泛运用,这也对电气操作人员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为了维护电气设备设施的稳定运行,他一方面坚持“现场学习法”,哪里有疑难杂症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有硬骨头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另一方面,主动报名前往河南化工技师学院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苦练基本功,与老教授探讨工业控制难题。在理论+实践的常态学学习中,业务技能突飞猛进。
实践是他创新的动力
2018年底,乙二醇项目开工建设,李万清董事长发出战斗的号角:“举全公司之力,加快公司生命工程建设。”于是,公司各专业领域均派出精干力量全力支援,氮肥厂电气车间同样也抽调了10多名骨干力量上“前线”,仅运行班就有8人。
大批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被抽走,新补充的员工又有10多人,占车间总人数20%。这让2019年才走上运行班长岗位的他“头疼”。但是,遇到困难绕着走,这绝不是他的作风。他积极面对,终于找了破局的路径,那就是:加速新工业务能力培养,独当一面。于是,他在传统“师带徒”的基础上,实施了一对一精细化带徒模式,组队参加各级电工技能竞赛锤炼本领,仅2019年年内就有8人顺利通过考试验收,取得上岗作业证,大大缓解了车间用人压力。这些年来,在他的鼓励与支持下,班员先后子在枝江市、宜昌市“技能状元大赛”中分别取得一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在今年首届“宜荆荆恩”安全技能竞赛中,班员王世强获得低压电工技能比武二等奖的好成绩。
2022年,公司启动了精益管理“基础改善”项目,作为首批挂牌试点班组,他利用休息时间参加集体培训成为常态,只为了能够在课堂上与同事、老师展开细致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班组管理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他先后4次荣登培训班积分排名前十。他活学活用承担起车间常规作业指导手册校准任务,完成作业指导书修订60余份,提交高质量A3报告5份,有效解决了原料行车故障频次高的难题,累计完成转训工作100余次、各类JM、JR案例20余项,用实际行动一步步夯实班组基础管理的基石。
安全是他坚守的底线
作为一名供电运行班长,安全是366天24小时高悬的利剑,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保持高度的警惕是他一直坚守的原则。
他工作踏实肯干,尽心尽责对待每一项任务、每一次巡检,在巡检过程中求细、求全、求深、求准,不放过一个细节,多次发现装置隐患,受到领导和同事一致好评和肯定。2019年5月的一天,正在维修厂内照明设施的他,火眼金睛地发现3#脱碳某工艺管道的法兰处有细小砂眼,他立即向上汇报,因处理及时,成功的避免了一起燃爆事故的发生。去年10月,在检查全厂电缆桥架时,细心的他发现营销中心总电源电缆因长期震动导致绝缘层破损严重,果断处理,避免了因断电跳闸致使公司销售网络崩溃的隐患。
这些都是他这些年来认真工作养成的习惯,他善于从细微变化之处发现问题,让隐患无处藏身,通过过硬的技能,迅速作出判断,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使“面子安全”真正变成“里子安全”,他是名副其实的装置安全守护者。
弹指一瞬间,回头展望,他已经来到这片土地11年,从一个懵懂的大学生成为了中年大叔,从一个技术小白变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核心骨干、初级管理人员,这一切都离不开他持之以恒的努力,更离不开三宁公司这个宽阔的舞台。现在的他,依然朝着最优者看齐,笃定前行,续航初心!
来源:三宁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