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一天都可能与各种病毒、细菌擦身而过,所以强大的免疫力就是保护身体最有力的屏障和武器。要防疫更要免疫,如何提升免疫力?
养生
中医养生四大基石
如何增强免疫力?做好“食 动 眠 情”。“食动眠情”,就是指饮食、运动、起居、情志。这四个方面就是对中医养生保健的最好归纳,所有好的养生理论也都来源于这四个方面,所以被称作中医养生四大基石。只要掌握了这个基本原则,并冠以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延年益寿。
食疗养身
自古有云,民以食为天,一个人若是吃得不好,再好的养生方式都是徒劳,因此食疗是作为养生方式里极为重要的一环。中医养生的饮食方法,遵循《黄帝内经》的饮食总纲: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谷为养
糯米——养胃 薏米——除湿
大麦——健脾 谷芽——消食
秫米——和胃安神 大麦芽——疏肝消食
红豆——解毒利水 黑芝麻——补肾润燥
小米——温胃益气 芡实——固肾健脾
绿豆——解毒消暑
五果为助
柑橘——化痰和胃 桑椹——滋肾黑发
香蕉——滑肠润便 核桃——补肾固精
佛手——舒肝止疼 莲肉——健脾止泄
木瓜——舒肝止疼 杏仁——止咳化痰
山楂——消食化滞 西瓜——清热祛暑
大枣——健脾补血 荸荠——凉血开胃
龙眼——补心安神 花生——补血利尿
梨子——止咳生津 甘蔗——生精养胃
荔枝——补气养血
五畜为益
免肉、鸭肉、龟背、泥鳅——滋阴凉血
羊肉、鸡肉、狗肉——温阳补血
牡蛎、海蜇、蚶子——软坚消积
甲鱼、鳖——软坚消痞
田螺、蛇肉——除湿解毒
鲤鱼、鲫鱼——利水消肿
五菜为充
黄花菜——解毒清热 西红柿——凉血平肝
茭白——解毒除烦 萝卜——下气消食
冬瓜——利湿消暑 藕——消瘀凉血
丝瓜——利湿通络 荷叶——和胃散瘀
磨菇——解毒散肿 白木耳——滋阴润肺
慈菇——解毒散结 黑木耳——活血祛瘀
山药——健脾固肾 白扁豆——暖脾除湿
坚持运动
运动方式有多种,有的人喜欢跑步和跳绳,有的人喜欢瑜伽和跳操等。那肯定会有人问:到底哪种运动更有益健康呢?其实你的身体会悄悄告诉你答案,当做完运动,身心感觉放松舒展并能长期坚持做的运动,都是对健康有益的。
古人将运动称为导引,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等,都是老少皆宜的导引方式。给自己定一个运动小目标,常年积累坚持下来,身体得到锻炼,免疫力自然就能提高。
要强调的是,中医锻炼的目标并不是减肥以保持身材,更多的是追求身心的愉悦平衡。在锻炼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相结合,比如很多功法的起势要朝向太阳升起的东方开始,象征着生命一天的开始。锻炼的同时要注重吐纳(呼吸)和身心的放松,精气神的锻炼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从饮食、运动方面提升自身免疫力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好的心情。当然,穴位按摩也是很好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每天在家做十分钟,长期坚持,会有不错的效果。
穴位按摩
内关穴
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
太溪穴
其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常用于防治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关节炎、风湿痛等。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可用拇指按揉或按摩棒点按,也可配合艾灸,因为小腿肌肉丰厚,可适当较前面两穴力量加强,注意按压感受酸痛时配合呼吸。
合谷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各种痛症都可以用来应急镇痛,此外晕车,恶心等症状也可应急运用。
关元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适合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保健。配合艾灸保健效果更佳。
中脘穴
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饭后半小时按摩效果更好,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出现恶心或者疼痛的现象。
来源:湖北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