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安镇万水桥村:家风家训“晒”出来 文明乡风入心来

2022-11-07 10:56   问安镇  

枝江融媒(通讯员 郑子贤)万水桥村位于问安集镇以北,因村内有多股水系流经一座桥,故而得名万水桥。近年来,万水桥村按照美丽乡村“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主体定位,明确“玛瑙千钟粟·盛世万水桥”为主题,因地制宜高标准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于2022年通过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验收。

“妻贤子孝,耕读传家。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近日,走进万水桥,村中传承的经典家训家规、家风文化展示牌立在每家每户的门口,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为营造“共同缔造”的浓厚氛围,以优良家风引领文明乡风,万水桥村率先开展挂牌行动。

然而,在多年前的万水桥村,还是一副柴草粪土乱堆、垃圾遍地、畜禽散养的样子,邻里纠纷不断,许多村民还养成了软、懒、散的毛病。是什么让万水桥村发生巨大变化?“重建家风,我们找到了文明乡风共同缔造的‘金钥匙’。”万水桥村党支部书记严华章说。

起初,村民杨大爷卫生习惯差,严华章就提起扫把上门帮他打扫清洁。房前屋后、里里外外、旮旯角落,他帮忙扫了个遍。杨大爷坦言,严华章第一次上门扫地,自己是抱着看笑话的心理,看他能坚持扫多久!一次、两次、三次……最后不好意思了,自己开始打扫,逐渐也养成了每天打扫卫生的习惯。

但村容村貌的整治不仅仅是打扫清洁,诸如乱丢、乱堆、乱排等陋习还是难以改掉,只要一忙起来,很多村民又忘了打扫清洁。“村干部也不可能一直进院入户代劳扫地。”严华章有些伤脑筋,他意识到,没有群众的彻底觉悟,就不可能具备建设美丽乡村的持续动力,“必须挖掘村民的内生动力,让文明习惯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在后来的入户走访中,村干部们发现,很多村民家中收藏有家谱、族谱,爱卫生作为家风家训被写在里面,其中还包括邻里团结、勤俭持家、敬老孝道、诚信友爱、尊师重教等内容。

天下之本在家,村“两委”决定重新把尘封在柜子里的家风家训“捡”起来,并开展“传家德、树家风、传家训、立家规”活动,先以家庭为单位推荐贴近生活实际的家规家训,再通过寻找家谱村史、牌匾楹联等挖掘出体现时代要求的家规家训,在宣传栏进行展示。家风家训内容各有千秋,朴实的言语,讲述着各家各户奉行的处世之道。

王氏: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勤俭持家,爱党爱国。

张氏:敬老爱小讲道德,尊重知识为上策,科学创新走正道,勤劳致富葆本色。

陈氏:饮水思源,居安思危,富日子当穷日子过。

……

“家风家训‘晒’在门口,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要见贤思齐。现在村里大家都暗暗较劲,比着干。既比谁家干净卫生,又比谁家团结和谐。”万水桥村老党员万世凤说道。

“为了能够长久持续下去,我们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商议,对家训践行不好,家庭卫生不好的家庭,直接在微信群里‘亮相’,对各方面都表现好的家庭则在群里旗帜鲜明点赞,村里的微信群成了我们村里线上的‘红黑榜’。”严华章介绍,万水桥村在不断提升群众自治中进行了不少探索,也复制了很多其他地方的经验,但这套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办法比以往的经验都管用。

万水桥村家风家训自古传承,已成经典,家风家训都是真真正正有历史底蕴的,不少家训都是告诫后人要勤俭节约。村里以这些家风家训为引领,大力发扬孝道文化,开展移风易俗。

传统而又经典的家训、家规和村规民约,规范着一代又一代村民的行为,他们懂得爱家、爱村、爱国。无论是在外就读的大学生,还是事业有成的乡贤,热爱家乡、不忘乡恩的情愫从来不曾改变。

近几年,乡贤毕翠莲、邓培义先后捐资几十万为村里修路植树,栽种草坪。乡贤邓春艳,为福利院老人送去数万元慰问物资,开展义演、义诊、义务理发。他们的义举为万水桥村蝶变新颜作出了巨大贡献。

家风连着民风,民风连着村风。万水桥村将家风家训展示作为“共同缔造”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小切口”凝聚“大能量”。通过让家训“上墙”,给家风“塑形”,营造“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家庭文化氛围,以家庭“小气候”温润社会“大生态”,让更多的家庭共建共享,共创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石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