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姿不好,起来重睡!最健康的睡姿,你绝对想不到

2022-09-27 08:44  
漫漫长夜,辗转反侧。

图片

睡姿不仅影响了一晚的睡眠质量,
还会影响人一生的身体健康。

经常听人说
左侧卧睡觉会压到心脏
这是真的吗?

人类的心脏被肋骨组成的胸廓完美地保护起来,即使偶尔受到外界暴力击打都不会造成心脏实质性损害。所谓睡觉的时候左侧卧会压迫心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不过,不同的睡姿倒真的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比如:仰睡能让身体更放松、侧睡更有利于呼吸顺畅……

4种常见睡姿

01 

仰睡

图片

仰卧是最推荐的一种睡姿也是最简单的睡姿。除经常打呼噜和胃食管反流以外的所有人几乎都适合平卧睡姿。


优点:


不会压迫到身体的器官,而且背部的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


颈椎、腰椎等都没有额外的外力挤压,可以说是最为舒适的睡姿了~


缺点:


舌头容易后坠,呼吸道变窄,会增加打鼾与呼吸困难发生的几率。

02 

图片

侧睡适合大多数人,是较为推荐的睡姿。


优点:


侧睡时呼吸道会自然打开,更有利于呼吸顺畅。此时,脊柱也会处于延展的状态,可减少背疼。


缺点:


脸部受到枕头挤压,会更容易长皱纹。由于脸部皮肤与枕头亲密接触,枕巾需要经常更换。(建议一周更换2次)。

03 

蜷缩睡

图片


虽然有人觉得这是最能让人感到安全的睡姿,但还是不太推荐这么睡。


优点:


可以有效放松身心、释放压力。


缺点:


时间一长就会对肌肉和关节造成压迫。同时还会加大背部和头颈的压力,造成驼背等。

04 

俯卧睡

图片


俯卧趴着睡这是最最最不推荐的睡姿!


缺点:


趴着睡时,脊柱拱起是有悖于它的生理曲线的,关节、肌肉、内脏、神经都会受到压迫。而头被迫偏向一侧,又会增加颈椎的压力,早晨起来基本都会出现脖子疼。


总而言之,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仰睡和侧睡是较为推荐的睡姿,大家在入睡时,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和舒服程度来进行选择。

不过,对于有特定疾病的人群来说,选择仰睡、侧睡,却是有讲究的。

这两类人建议右侧卧睡
01 大部分的心脏病人

虽然说“左侧卧会压迫心脏”的说法是错误的,对于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影响。不过,右侧卧位对大部分心脏病患者确实优于左侧卧位。

人体心脏并不是位于正中间,而是1/3在偏右,2/3在偏左。左侧卧位时,由于心脏位于身体中线(重心)下方,这时有更多的血液因为重力作用回到心脏,心脏的负担就比右侧卧位更大。
图片
所以心脏病患者为了减轻心脏负担,建议采用右侧卧位。

同样的道理,如果心脏病患者上半身抬高,下肢下垂,可以进一步减少回心血量,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心衰患者睡觉躺不下来、感觉不舒服,必须要半坐着才行。
02 有胃炎、消化功能差的人

我们的胃部在整个腹部的上面,而且位置偏左,对于一些胃部有炎症、消化功能低下的人,建议采取右侧卧位,有助于胃内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这三类人建议左侧卧睡

01 反酸烧心的人

对于有烧心、反酸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而言,倾斜左侧卧位可缓解症状。

睡觉时采用抬高头部的体位或抬高床头、使用床楔等方法能加快酸消除,减少9%~52%的食管酸暴露时间;同时,左侧卧位能减少反流事件的发生,降低13%~76%的食管酸暴露时间。

02 胃酸过多的人

胃酸分泌过多者也是建议采取左侧卧位进行休息。
图片

假如朝右侧休息,会导致食管的位置比胃部低,胃酸反流入食管腔内,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呛咳甚至窒息。

而且胃酸分泌过多还容易造成胃部的不适,所以建议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尽量选择朝左边休息,可以很好地加速胃酸流入消化道里。

03 怀孕后期的人

孕中晚期的孕妇建议左侧卧位。

孕中后期女性来说,如果仰卧,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会导致仰卧位性低血压,这会使胎盘血供减少,严重的会造成胎儿宫内缺氧。
图片

也不建议右侧卧位。因为怀孕中晚期,增大的子宫呈右旋状态,会压迫右侧输尿管,导致输尿管扩张,甚至肾积水。

这三类人建议仰卧睡

01 有脑血栓的人

脑血栓最佳睡姿是仰卧,枕头最好高5厘米,不宜过高或过低,以保证颈动脉不受压迫,使脑部供血充足,这样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侧卧可能会加重血液循环障碍,特别是颈部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在动脉内膜损伤处逐渐聚集而形成血栓。为消除这一隐患,仰卧睡眠较为妥当。

02 关节不好的人

从关节健康的角度来说,推荐仰卧。

因为仰卧位身体的受力面积最大,不容易对局部造成压迫。蜷着睡容易腿伸不直,侧卧可能肩袖撕裂,抱着睡可能损伤手臂神经。
图片

03 腰间盘突出的人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而言,仰卧睡觉能有效缓解腰部的不适。

当我们平躺时,脖子能保持一定的生理弧度,腰部能紧紧地贴着床,上肢的血液循环会更加畅通,不会感到麻木,腰椎能更加舒适,长此以往腰椎间盘突出就会有所改善,疼痛发作的次数会越来越少。

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