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枝江》——心有所信 逐梦笃行

2022-08-09 10:34  



欢 迎 收 听

15:00  20:30

调频94.9兆赫

期待您就是下一个朗读者!

————————

心有所信 逐梦笃行

作者:潘玲琳  朗读:潘玲琳


在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中,有这样一些名字,不可或缺——他们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开国元帅徐向前。


在我们身处的和平年代,也有这样一些名字,耳熟能详——他们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


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信仰——那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他们,还都曾有一个鲜为人知却为人熟知的共同身份——教育工作者!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在我们党的光辉历程中,教育工作者始终以“我在”的姿态与党同心奋进,将热血与智慧熔铸进共和国的基石。


去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现场,一双贴满膏药的手,让人们记住了张桂梅这个名字。


她只是个普通教师,却被写进了共和国简史。她每天只花3块钱生活,却筹资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高。她丈夫早逝,无儿无女,却成为几千个孩子的“张妈妈”。担任校长12年,她家访超过1600户,行程11万余公里,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是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燃灯校长”。经年累月的过度操劳,让她的身体渐渐不堪重负,数次病危抢救。在一份诊断书上,医生密密麻麻给她列出了骨瘤、血管瘤、肺气肿等23种疾病,而她却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如果说,张桂梅是伟大中的平凡,那么在枝江,就在我们身边,也同样有着平凡中的伟大。


在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叫周延清,在特校工作近23年。几年前,他在回访毕业的残障学生时,发现他们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可以正常的生活。甚至,有的孩子离开父母后肚子都填不饱。于是他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另辟蹊径?综合多方因素,他提议开设新的职教课——烹饪,初衷只是想让残障学生学会做饭,不至于独自在家时饿肚子。渐渐地,他从孩子们的进步里看到了希望。一天,他看到某平台发布招聘包包子技师,月薪5000元的广告。他动心了,如果残障学生能学会这个技术,足以养活自己。于是,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他前往安琪酵母总公司进行了6天面点学习。返校后,他采用面皮包面团的形式,带领孩子们每天反复练习,特爱包子铺也随之诞生,成了枝江的“网红包子铺”,后来,改名为慢娃儿包子铺并越办越红火,不仅在枝江,甚至在大宜昌市都有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由于学生的特殊性,在沟通上,他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的学生听不见,需要用手语反复比划;有的学生理解力差,需要他一遍一遍、甚至千百遍地教;没有技术,他就亲自去学艺;缺少启动资金,他就去“赊”面粉调料;包子味道不好,他就带领学生反复练习,不断摸索。他以教师的肩膀扛起了“父母”的责任,用朴实的双手为特殊学生“包”出了一份希望。奉献,从来都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负重前行。


就在今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我,应该如何保持与党中央的同频共振,又如何用三寸粉笔写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呢?我想,我已经从张桂梅和周延清老师身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与担当为教育事业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让青春与祖国双向奔赴,书写出不负时代、不负党和人民的青春答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