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识别非法金融活动骗局】小惠小利是诱饵 高额回报是陷阱

2022-07-12 09:34  
非法集资危害巨大,很多投资参与人一夜血本无归,众多家庭顷刻之间陷入贫困。目前非法集资的投资参与人大多数是老年人,据非法集资组织头目交代:“老年人的钱不好赚,但是很好骗”。一般来说,老年人社会阅历丰富、花钱精打细算,为什么在面对非法集资金融诈骗时,反而会比年轻人更容易上当受骗呢?

不法分子花样骗术,让老年人防不胜防

1.温情攻势。针对有钱又有闲的老年人,不法分子往往安排业务员嘘寒问暖,组织老年人品茶聊天、开展活动、赠送礼品、免费旅游等,令老人感觉业务员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所以对业务员之后宣传“高收益”理财产品完全相信、缺乏免疫力。

2.讲座洗脑。不法分子会举办类似传销的洗脑讲座,用一些小礼品吸引老年人去听,请“专家”讲授养生保健知识、有的还正儿八经地学习党的政策,再传授投资理财知识,最后推出他们的理财产品。

3.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电视、报纸、新媒体发布广告,在豪华酒店、重要景区开展活动,雇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4.高利诱惑。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的神话,承诺远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再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

5.“专业营销”。社会上有一些专门从事非法集资营销的团队,擅长各种各样诱骗老年人上当的套路,非法集资者常常会雇佣这些团队进行营销。

6.编造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会建造项目基地专门用于给投资者参观。

7.熟人做托。非法集资者经常动员业务员通过亲戚朋友拉人入会得回扣和下线投资后有分成的手段,发展更多的老年人投资。

8.隐瞒风险。不法分子常常大势宣传“保本返利”“消费返利”等内容,有的还提供所谓的担保(实为关联公司担保),隐瞒其投资理财的风险。

部分老年人自身不足,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1.寻找关爱,易入陷阱。一些老年人退休后与社会接触变少,容易感到孤独寂寞。加上与子女有代沟,难以交流,希望参与社会活动、渴望得到他人关爱。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老年人的这种需求,乘虚而入。

2.知识老化,易被忽悠。一些老年人年龄不断增长,但还在用老观念看待新生事物,加之对政策法规、金融理财、科技信息等日新月异的知识了解甚少,面对不法分子“高大上”的宣传时便信以为真。

3.贪图小利、易失警惕。老年人成长于贫困艰苦、物资匮乏的年代,生活中习惯于精打细算。一些老年人为了赠送的几个鸡蛋、几斤米,就去参加各类讲座和免费的保健、旅游等活动,给不法分子靠近自己、施展骗术提供机会。

4.任意而为、易被欺骗。一些老年人对自己的财产状况不愿告诉任何人,对外投资理财时更不会征求子女、专家的意见,盲目从众。且因被不法分子洗脑,听不进别人的劝告,一意孤行,甚至被一骗再骗。


在此敬告广大市民,远离非法集资,把握投资界限,谨防上当受骗。

来源:宜昌地方金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