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秘笈|两会看招:137小时素材,打磨7分钟精品

2022-05-12 11:17  

《总书记,您好!我是来自玉麦的卓嘎》是2018年3月21日西藏卫视《西藏新闻联播》栏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专栏播出的头条新闻,讲述了主人公卓嘎代表的履职故事,也是2018年西藏全国两会报道的收官之作。137个小时的素材最终凝练成7分钟的电视专题新闻,在大屏联播和小屏新媒体平台同一天呈现给广大观众,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荣获了第29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三等奖。

2018年3月21日《西藏新闻联播》头条新闻截图

创新报道形式,做纪录样态新闻专题

十九大之后,因为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卓嘎、央宗姐妹所在的全国最小乡——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17年年底,姐姐卓嘎当选为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我们的初衷是想创新两会报道形式,做一条纪录样态的新闻专题,聆听卓嘎代表的感恩心声,在完整记录她履职历程的同时,感受她传递给我们的奋发有为、坚定前行的力量。

纪实性拍摄结合深入采访,报道有血有肉

玉麦路途艰险,每年会封山半年,与世隔绝。2018年以前,从未有记者在寒冬腊月进过玉麦,我们也是第一个在玉麦乡过春节的记者。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守边人卓嘎和乡亲们冬日里的日常生活记录下来,把正在建设新家园的这种喜悦、兴奋和憧憬记录下来。

当然,只有简单的兴奋和激动还不行,必须要扎扎实实做功课以展现卓嗄身上朴素而深刻的家国情怀、鲜活而生动的奉献精神。我和卓嘎一家并不是第一次见面,2014年10月,当年封山前一个月,我曾有幸走进玉麦采访卓嘎、央宗姐妹及其所在的隆子县玉麦乡,蹲点采访近一个月。基于这样的了解,这条片子绝不能只是简单的采访和表态。

扎西玉措(中)在西藏农牧区采访。

我们采用纪实性拍摄手法拍摄新闻专题,以纪录片的表达手法来进行声画的创作,解说词尊重采访者的语意,同期采用自然收音。为烘托“国是中国、家是玉麦”的主题,配乐中多次采用《我爱你,中国》轻音乐;并运用航拍、轨道等特殊设备与拍摄方式,丰富画面语音的表达,更使主题鲜明、结构清晰、剪辑灵动、故事有深度。

总书记对玉麦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内容以及2018年元旦献词中勉励的话语是节目的精神,对卓嘎以及村民的深入采访则是这个报道的血肉。

采访必须言之有物。因此,要采出他们的感想,挖掘有质量的内容,我们的前期记者在蹲守时,与卓嘎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并尽可能多地采访可能为节目添彩的当事人。

对新闻主角卓嘎,我们深入了解她的所思所想,如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心情、对未来的憧憬,最重要的是如果见到了总书记她想说点什么,从中挖掘可以放大的细节。比如,在和卓嘎代表围炉闲聊时,记者李焦发现了一个细节,卓嘎代表不会说汉语,因为当时充当翻译的村干部还没到,卓嘎不知道怎么开口,就打电话给她的女儿巴桑卓嘎,接通电话后,她把手机交给了记者,巴桑卓嘎在电话里说的一段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她说:妈妈每天也在学汉语,准备到北京用汉语向总书记问好呢,女儿成了妈妈的汉语家庭教师。这个细节在正式采访时记者就把它呈现出来,也放进了节目里,一段母女对话背后,体现出西藏老百姓对总书记真挚的爱,真实又生动。

讲好普通人的故事,挖掘时代精神

卓嘎代表来到北京之前的拍摄素材,超过一百多个小时,但是在北京的20多天里,经过持续跟拍记录,几易其稿,内容不断取舍,来北京之前拍摄的大量内容,我们在正片里只用到了不到一分钟,镜头更多地聚焦于两会上卓嘎代表履职建言的内容和对总书记见面的期盼中。

为了打磨这一条新闻,在全国两会召开的20多天里,我和卓嘎几乎天天在一起,因为之前就认识,交流也很自然。我在跟拍她的同时,主动承担了做她翻译的角色。

2018年全国两会“代表通道”直播现场,扎西玉措(左)为卓嘎代表(中)做现场翻译。

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卓嘎代表认真履职,积极建言献策。每每听她说,我们要爱护祖国边境线上的一草一木,要像格桑花儿一样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时,我就会热泪盈眶。特别是站在全国两会“代表通道”的直播现场,我站在她的背后听她讲每一句话并将它翻译出来,我的内心升腾的是一种自豪感,就想把最美好的卓嘎、最美的西藏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个新闻报道之所以令人感动,让大家印象深刻,我想也是因为这个人物本身的厚重感和故事的出彩。

卓嘎身上体现出的守边人朴素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正是千千万万个卓嘎父女三人式的守边人,默默坚守,勇于担当,让祖国边防巩固强大的愿景一步一步走向现实。这时我才更加明白,为什么总书记将爱国守边的这面旗子插在了西藏玉麦,为什么总书记亲自给卓嘎、央宗姐妹俩回信。

扎西玉措(右)在玉麦夏季牧场采访卓嘎。

我想,这个人物报道节目正是因为它的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所以才能获奖,才能产生如此影响。

归根结底,我们新闻工作者还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平凡中发现伟大,在普遍中发现典型,用一颗纯净的心去讴歌人民、记录时代,担负起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者应尽的责任与使命。(作者:西藏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运营中心扎西玉措)

秘笈帖

1、创新报道形式。尝试纪录样态的新闻专题,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

2、扎实做好功课。只有蹲点式的深入采访,才能发现为报道添彩的感人细节。

3、挖掘时代精神。以小见大,讲述平凡人物背后的大主题大情怀。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