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 癌症防治,如何做到早早行动?

2022-04-19 08:40  

2022年4月15日至21日

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今年宣传周主题是

“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



据世卫组织统计,2021年全球约有2000万人被诊断出癌症,约1000万人死于癌症。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癌症新发病例数也较多。不过,数据显示,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主动筛查,能实现“早发现、早诊治”,还可以远离很多致癌因素。具体该怎么做呢?



本期嘉宾

 图片

冯觉平

武汉市癌症管理(防治)中心办公室主任

武汉市第四医院肿瘤科主任

从事恶性肿瘤的临床及科研工作近38年,熟练掌握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擅长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结直肠癌与糖尿病的关系;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癌症防治,早早行动之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针对消除致癌因素所采取的措施,都属于一级预防范畴。


离我们生活最近,常出现在身边的致癌因子如:吸烟、含酒精饮品、黄曲霉毒素、乙肝病毒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电离辐射、室外空气污染、柴油发电机尾气、槟榔等。


男性患癌的最重要的5大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乙型肝炎(HBV)感染、水果摄入量低、饮酒及细颗粒物(PM2.5);女性最重要的5大危险因素依次为水果摄入量低、HBV感染、吸烟(尤其是二手烟)、超重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这一数据说明,为了预防癌症,我们需要做出改变:拒绝吸烟!饮酒!打乙肝和HPV疫苗疫苗!多吃水果!减重!不吃霉变的食物!还要保护环境!


癌症防治,早早行动之: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也称“三早”预防,运用快速简便的实验检查或其他手段,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可疑患者。


“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肺癌:采用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
 
肺癌高风险人群为40-74岁,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
 
(1)吸烟:吸烟包年数≥30包年,包括曾经吸烟≥30包年,但戒烟不足15年;(吸烟包年数=1天吸烟多少包(1包20支)×烟龄(年))
 
(2)被动吸烟:与吸烟者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20年;
 
(3)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
 
(4)有职业暴露史(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灰)至少1年;
 
(5)有一级亲属确诊肺癌。
 
肺癌高风险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
 
胃癌:首选胃镜检查,其次是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胃泌素检测。

胃癌高风险人群为40岁以上,且具有以下任一特征者:
 
(1)感染幽门螺杆菌;
 
(2)长期抽烟饮酒;
 
(3)有胃癌家族史;
 
(4)生活在胃癌高发地区;
 
(5)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症状。
 
胃癌高风险人群应接受1次胃镜检查。如无异常,建议之后每2-3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如发现异常,建议之后每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
 
食管癌:采用内镜检查。

食管癌高风险人群为40岁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一特征者:
 
(1)长期抽烟饮酒;
 
(2)有食管癌家族史;
 
(3)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地区;
 
(4)喜烫食、腌渍、粗硬食物;
 
(5)有反复反酸、吞咽困难、食道内异物感、Barrett食管、食管炎或癌前病变等症状。
 
食管癌高风险人群应接受1次内镜检查。如无异常,建议之后每2-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如发现异常,建议之后每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结直肠癌:首选肠镜和粪便潜血检测,其次为肿瘤标志物、基因检测。

肠癌高危因素有:


(1)慢性腹泻史;


2慢性便秘史;


(3)有粘液和(或)血便史;


(4)有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5)有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  ;


(6)近二十年来本人有不良生活事件史 ( 如离婚、配偶死亡 、一级亲属死亡等);


(7)本人有癌症史;


(8)本人有肠息肉史;      


(9)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有肠癌史; 


上述符合2条,评估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推荐大便潜血试验。如粪便潜血试验呈阳性,则直接评估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推荐40-75岁高风险人群接受结直肠癌筛查,50-74岁中低危风险人群接受结直肠癌筛查。每5-10年进行1次高质量结肠镜检查;每年进行1次FIT检查。
 
乳腺癌:
(1)对高风险人群及致密型乳腺的一般风险人群,首选乳腺超声联合乳腺X线摄影进行筛查;
(2)对于一般风险人群,推荐单独使用乳腺超声进行筛查。

符合下列1、2和3任意条件的女性为乳腺癌高风险人群:
 
1.具有遗传家族史,且具备以下任意一项者:
 
(1)一级亲属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史;
 
(2)二级亲属50岁前,患乳腺癌2人及以上;
 
(3)二级亲属50岁前,患卵巢癌2人及以上;
 
(4)至少1位一级亲属携带已知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或自身携带BRCA1/2基因致病性遗传突变。
 
2.具备以下任意一项者:
 
(1)月经初潮年龄≤12岁;
 
(2)绝经年龄≥55岁;
 
(3)有乳腺活检史或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或病理证实的乳腺(小叶或导管)不典型增生病史;
 
(4)使用“雌孕激素联合”的激素替代治疗≥6个月;
 
(5)45岁后乳腺X线检查提示乳腺实质(或乳房密度)类型为不均匀致密性或致密性。

3.具备以下任意两项者:
 
(1)无哺乳史或哺乳时间<4个月;
 
(2)无活产史(含从未生育、流产、死胎)或初次活产年龄≥30 岁;
 
(3)仅使用“雌激素”的激素替代治疗≥6个月;
 
(4)流产(含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2次。
 
高风险人群宜从40岁开始每年进行1次的乳腺癌筛查;乳腺癌一般风险女性即除了乳腺癌高风险人群以外的所有适龄女性,45-70岁的一般风险人群应每1-2年进行1次乳腺癌筛查。
 
肝癌:首选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联合腹部超声检查。

肝癌高危人群为男性45-74岁,女性50-74岁,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
 
(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
 
(2)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史;
 
(3)肝硬化病史;
 
(4)一级或二级亲属有肝癌史。
 

建议高危人群进行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联合腹部超声检查,根据综合结果进一步确定诊断、治疗及复查方案。


对于肝癌高危人群,需每半年做1次定期检查;而对于正常人群,包括没有肝炎背景的人群仍需要每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


癌症防治,早早行动之: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也叫做康复预防,主要通过临床治疗,定期复查随诊,防止转移,监测新病灶,同时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止痛、康复或者姑息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癌症防治,需要全民行动。
每一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我们的生活方式、就医观念。
决定着能不能预防癌症,能不能治愈癌症。
远离癌症,让每个人都行动起来!

来源:湖北之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