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玲
梨花岛并不是这座小岛的本名,在枝江地图里,它的本名是百里洲。
方圆百里,四面环水,长江环抱而过,南边航道窄,百里洲人叫它“小河”“南河”,向南到松滋要过南河。北边航道宽,大家称为“大河”“长江”,向北坐船过渡到枝江,才算走出了百里洲,才能通向外面的世界。
堂兄老家在百里洲冯口乡。堂兄的父亲是我父亲的亲哥哥,小时候逢年过节我经常跟着父母到大爹家走亲戚。那时许多年,百里洲就是百里洲。
近几年,百里洲村村通路路通到村到户,环岛72公里江堤也修得平整宽敞。百里洲人民朴实勤劳,岛上种植柑橘小麦、棉花,一年四季,小岛生机盎然。每到春三月,岛上梨花盛开,远远望去似雪如云,梨花香雪海绵延不绝,让人如入云梦仙境,“梨花岛”的名字便传扬开去。
“梨花岛”上,有位叫花姐姐的“岛主”。在今年梨花节舞台上,她带领孩子们读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听着孩子们整齐洪亮的朗读声,我瞬间热泪盈眼。
花姐姐是从梨花岛走出去的,现在,又回来了。她在岛上开了一家公益性的“岛上书店”,进店指示牌上写着“什么都不卖,免费读书”,她召集岛上的孩子们经常性开展“岛上朗读者”读书会,开设“抄诗班”“读诗班”,引导孩子们做丰富多彩的刺绣、手作、绘画等活动,书店全天对岛上孩子免费开放……她说要让岛上的孩子有书读,要用书本给岛上的孩子一扇打开世界的窗,要让孩子们能从百里洲岛走向全世界……
她,代表了百里洲岛人民的心声:堂兄在刘巷镇读完高中,上大学走出百里洲,然后在各城市打拼,把家安在了西安城。堂弟没有延续他哥哥的道路,靠读书走出去,但他勤劳,凭自己的双手,在枝江城区买了房;大学有好几个同学都从百里洲来,她们相继在城市落户;恩师也出生在百里洲,如今已经是艺术大腕;几个企业家在深圳发展良好,他们作为“资智回枝”的乡贤回馈家乡,为百里洲带来发展机遇;一位老师在百里洲出生,他是有名的作家……梨花岛上的人,都想走出这座千年孤岛,走向全世界。
一年一度的梨花节是一个媒介。梨花节现场,甘甜多汁的脐橙、香辣美味的酱板鸭、新鲜地道的土鸡蛋,还有枝江独有的玛瑙石、香米、小磨麻油、鱼糕、枝江酒……都展现在网民眼前。农民采自自家田地里新发的蒜苔、刚出芽的香椿芽、自家养的老母鸡、水嫩水嫩的青菜、绿油油的韭菜、自家做的鲊广椒……牢牢吸引了宾客的眼光。每年的梨花节成了百里洲岛与外界沟通的盛大节日。即使隔着江水,百里洲的物产已经慢慢走向全世界了。
今年的春天格外温暖,“宜荆荆恩”城市群“枝松高速公路”正式开工了,百里洲长江大桥也将跨江开建,到时,长江水域不再是洲岛与世隔绝的天险,百里洲岛将与外界无缝连接,十万岛民几世纪以来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这座春天开满梨花的小岛,走向世界的步伐,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