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师“包”出了枝江最特殊的包子

2022-03-03 09:29  

枝江融媒(记者 邹茜 曹云桐)三尺讲台上,他播撒下知识的种子;一间包子铺,他点亮了学生的未来。凭借一份大爱和一股坚持,他以教师的肩膀扛起了“父母”的责任,用朴实的双手为特殊学生“包”出了一份希望,他是枝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周延清。

压面团、揪剂子、擀面皮、包肉馅儿……小胡和小杨都是聋哑学生,在周延清的细心指导下,现在有了很大进步,一系列操作已经十分熟练。“每个包子给馅儿要到50克,不能太少了。”周延清一边用手语比划,一边亲自给他们做示范。现在,他们每天大概要制作200个包子。

今年45岁的周延清,在特校教书近23年。几年前,他和同事回访了许多毕业的残障学生,发现他们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可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有一位母亲,看到周延清来家访,眼泪止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面对身有疾病的女儿,她只能照顾最基本的饮食起居,但是一想到女儿今后的生活,她深感无能为力,只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周延清身上,期盼他能带给女儿不一样的未来。

回想起当年那位家长热切又无助的眼神,时至今日,周延清的内心仍旧无法平静。“我当时就是感性压倒了理性,也算是‘一时冲动’吧。这些学生和我女儿差不多年纪,我看他们就像是看自己的孩子。我想如果教会学生做面点,他们有一门手艺,至少能吃饱肚子。”在理性与感性、得与失、利与弊之间反复权衡,他最终决定冒着职业风险,开一家包子铺,让学生在学校有一技之长,进社会有立足之地。

为此,他也克服了重重困难。没有技术,他就去安琪培训班学艺;缺少启动资金,他就去“赊”面粉、调料;包子口味不好,他就带领学生进行各种试验,不断摸索。由于学生的特殊性,在沟通上,他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耐心。有的学生听不见,需要用手语反复比划;有的学生理解力差,需要他一遍一遍,乃至千遍万遍地教。

学生家长李玉蓉说,周老师比我们家长对孩子还要好。周老师做的所有事情,我们做家长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真的是非常感谢他。

在枝江市残联、市教育局、市特校的支持下,2019年5月3日,以中式面点为主打特色的职教基地对外开放,成就了红极一时的枝江“网红店”——特爱包子铺,为特殊学生练就一技之长成功搭建平台。

在这里,学生不仅学会了一门手艺,挣到了一些生活费,减轻了家庭负担,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打开了一扇通往社会的大门;在实打实的磨砺中,沟通能力、协调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周延清的学生王篮翔毕业后,凭借一手娴熟的白案手艺,顺利进入枝江一家餐饮企业就业。

拿到工资后,王篮翔感激地说,“周老师让我参加实训基地,我学会了包包子的手艺,也学会了怎么和别人打交道。现在,我能够找到一份离家近的工作,爸爸妈妈也为我感到高兴。”2021年底,由于学校综合楼改建,铺面拆除了,但实训团队并没有因此停下前进的脚步。周延清带领学生转战内训,开发新的产品,注册“湖北慢娃儿”商标,开通抖音直播,以全新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谈及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周延清谦虚地表示,自己做的全部事情,其实很少,也并不伟大。就是想让这些特殊的学生,能够学到一些实用的技能,走入社会后,能够自理、自立,活得有尊严、有价值。

(责任编辑 赵雪如 石青 张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