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小麦整体苗情偏弱和冬季冷空气频繁的特点,结合我省小麦品种多为偏春性品种的实际,本年度小麦冬季田管应重点及时做好抗寒防冻措施,以减少冻害发生。具体管理措施有:
一、低温冰冻雪灾对小麦的生产影响
受播种推迟和气温偏低的叠加影响,我省大部小麦生长积温不足,生长量明显不够,小麦个体发育缓慢,冬前弱苗比例偏大。持续低温冻害延缓了小麦叶片出生、分蘖发生和根系生长进程, 部分秸秆还田量大、整地质量差、苗情弱及前期缺墒麦田易出现冻害,叶片受冻叶尖青枯并逐渐发黄,减少了光合面积,加之光照不足,影响生长和分蘖节营养物质积累,对小麦抗寒越冬不利。
二、小麦防冻应对措施
1.选用抗寒耐冻品种。应选用抗寒耐冻能力较强,春季拔节较晚,中后期灌浆较快的品种。品种布局上鄂北地区宜选用半冬性中、早熟品种或弱春性品种,鄂中南地区宜选用弱春性品种。
2.氮磷钾肥平衡施用。磷钾肥可提高细胞液浓度,增强植株的抗寒力,根据土壤地力状况和目标产量亩基施氮7-9公斤, 五氧化二磷4-5公斤,氧化钾 3-5公斤。
3.适期适量播种。鄂北地区10月15日~11月5日、鄂中南地区10月25日~11月10日为适宜播期。在适期内,半冬性品种适当早播,弱春性品种适当晚播。旱地小麦亩适宜播种量10-12.5公斤,稻茬小麦适宜播种量5-15公斤。
4.适时适度镇压。对整地质量差、秸秆还田量较大的麦田, 可在冬季进行2次镇压,以压碎坷垃,弥实裂缝,踏实土壤,提墒保墒,促进根系发育,实现根健苗壮,确保安全越冬。
5.追施平衡肥。对基肥不足、群体偏小、长势差的地块, 及时追施尿素5-7.5公斤/亩,促进弱苗转化。
6.覆盖防冻。有条件的地方,每亩用稻草150-250公斤均匀覆盖在麦苗上,预防冻害。
7.清沟理墒。及时疏通厢沟、腰沟、围沟和田外排水沟, 尤其是稻茬田和低洼地,达到沟沟相通,明水能排、暗渍能滤的要求,以增强土壤通气性,提高低温,改善小麦生长发育环境条件,实现壮苗越冬。
三、小麦冻害补救应对措施
1.冻后追肥。对受冻田块,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亩追施尿素5-7.5公斤,同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芸苔素内酯、碧护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冻害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2.冻后灌水。浇水是补救低温冻害的有效措施,对土壤墒情差的旱地小麦,冻后立即灌足灌透,结合追肥,可促进小麦恢 复性生长,缓解低温冰冻灾害。
四、其他稳健Th长、平衡增产技术措施建议 因地因苗,科学分类,综合物理化学措施,促弱控旺。
(1)冬前盖种不到位的,可通过增施土杂肥或采取增开沟系、沟泥覆盖的方式加强覆盖。整地质量不高,坷垃较多的麦田,或秸秆还田量大、播种质量差、播后镇压不到位、表层疏松的田块, 及时镇压,增温保墒,防止耕层透风、麦苗冻死。镇压应根据苗情长势长相把握适当的镇压强度,在冷尾暖头、气温回升且无霜冻无露水的晴天进行(日平均气温3℃以上,“夜冻日消”,防止冰冻伤苗),而且土壤墒情要适宜(表土干燥),切忌在寒流天气来临前或土壤湿度大时镇压。)及时清沟理墒,养护根系。各地要利用冬闲,及早疏通“三沟”,确保排水通畅,切实防止渍害和冻害损伤根系。
(2)对墒情和苗情适宜的壮苗麦田,及时关注生长动态, 确保健壮生长即可。对播种偏早或播量偏大导致长势偏旺,茎蘖数偏多的麦田,要及时进行中耕镇压,控旺转壮。墒情不适宜或无机械的可喷施多效唑、吨田宝等生长调节剂,抑制主茎生长, 促进低位分蘖早生快发和根系生长,提高抗寒抗逆能力。对晚播和迟播田块,秸秆还田量较大且有落黄趋势的田块,以及茎蘖数不足的田块,以促为主,追施平衡肥5-7.5公斤尿素。对于基肥不足的小麦田块根据苗情应尽早追施苗肥,促进生长和分蘖。
2.低温不化学除草。今冬气温下降快,未防治杂草田块多, 但目前不宜化除,以防冻药害,需春季日均气温回升到5~8℃ 以上时再进行化除。
3.不放牧啃青损伤麦苗。越冬期间,牲畜的啃食往往导致麦叶损伤或麦根拔起,麦苗抗寒力降低,容易造成冻害。
来源: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