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枝江》——暖一壶秋色,唱一曲田园渔歌

2019-04-15 16:07  

枝江人民广播电台首档朗读节目

《悦读枝江》


《悦读枝江》是一档电台朗读节目,由枝江各个领域热爱朗读或喜爱写作的人士,为大家阅读、分享叙说枝江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物华天宝、乡愁旧事的美文。




欢迎收听

08:10 15:00 17:45 20:00 22:15

调频94.9兆赫

期待您就是下一个朗读者!

暖一壶秋色,唱一曲田园渔歌

作者 王晓芸  朗读 泓垚

       秋天的早晨,阳光灿烂,天气微凉,在一缕清风中,泡一杯绿茶端坐窗前,聆听着京剧《西厢记》里崔莺莺婉转柔美地唱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翔,问晓来谁染得霜林绛……”这段美到极致的戏词与韵味,和窗外的秋景贴切极了!我禁不住伴随着韵律吟唱起来,与戏里的张生倾诉着衷肠,独自享受着这悠然惬意的时光。

       这时,手机铃声响起,文友相约一起到欣翔渔业养殖基地,去欣赏湖光山水,感受田园秋色。她说,这是个新型的现代渔业示范园,和传统意义上的鱼塘养殖有着很大的区别,它运用了最新的渔业科技和装备,安装的是池塘内循环圆形池养殖系统。这样的运作,给企业和当地的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它奏响的可是一曲动听的田园渔歌。听完这番令人心潮激荡的话语,带着对现代高科技养殖的好奇与向往,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兴冲冲地走出了家门。此行不单是为了寻找一处美丽的风景,更多的是寻求内心深处的一抹美好。况且,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秋天了。

       走进欣翔渔业养殖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青山绿水鲈鱼肥,人面桃花不须归”的对联。心中不由得暗暗地被欣翔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所折服!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沐浴着秋日的暖阳,吹拂着凉爽的秋风,就仿佛走进了美丽的江南水乡。放眼望去,那颇为壮观的五百多亩鱼塘,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群群不同品种的鱼儿,在循环养殖槽中摇头摆尾地游弋着,有胆大的鱼儿,还不时的抬起头来看看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这有趣的场景令人忍俊不禁。
       漫步在鱼塘中的小桥上环顾四周,我认真地清点着有多少条循环流水养殖槽。这时,正划着船儿在鱼塘里检验设备的张工,把渔船停靠在桥墩边笑着对我说:“不用数啦!目前已经有三十多条养殖槽了,每条养殖槽可年产鲜鱼七到八万斤呢!我们利用流动水槽养殖,把鱼塘中的废料有组织的排放,这样就大大提高了鱼的品质,香鲜无腥味。高科技的养殖技术也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你想要知道水中的氧气浓度、水质的清澈度以及鱼饲料的需求量,不用人工实地检测,只需在手机上点开操作,一切就都OK了!”

       我一边回味着张工对“清水养鱼、以鱼养水”的科学养殖方法的介绍,一边饶有兴趣地登上了鱼塘的田埂。秋天的阳光是温暖恬静的,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只见一群不知名的鸟儿,在蓝天下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消失在无边的天际;鱼塘边的秋风和煦轻柔,蒿草、狗尾巴草以及各种不知名的花草顽强地生长着,只见三三两两的蚂蚱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儿隐藏其中,还有一群群赶不开的小飞蚊,一心想着和我们来一次亲密的接触;一只红蜻蜓翩翩飞舞在绿草丛中,显得格外地多姿多彩且风情万种。这些小精灵们在悠然地享受着秋天的安逸和花草的芬芳。
       在鱼塘边,我们还惊喜地发现了一种翠绿的、滚圆的野果子,长得特别像袖珍的小西瓜,令人爱不释手。老农老师告诉我们:“它的名字叫“野苦瓜”,是可以吃的,其味道酸甜略苦。”我打趣道:“这分明就是西瓜的小宝宝嘛!看它的长相好像和苦瓜没啥‘血缘关系’啊?”管它是西瓜宝宝还是苦瓜宝宝呢?反正我们已经爱上了这些“宝贝疙瘩”。同行的雨文君、莲子和月色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一脚就踏进了草丛里,全然不顾草籽和泥土沾满了裙裾,扒开叶片各自摘下了一大捧,嚷着要把秋色带回家。       
      徜徉在鱼塘边上,欣赏着田野柔美的秋色,领略到了不一样的清新自然和别样的仲秋之美。此情此景,不由得让我想起不知是谁写的一首诗:“果香看鱼肥,秋高车马归。白鹭头顶过,松枝蜻蜓飞。”欣翔的鱼塘,真如诗中描绘的一样美!
       今天的欣翔渔业,已经煽动着美丽的翅膀,向着远大的梦想奋力飞翔着。正以其独特的田园诗般的风韵,吸引着人们欣然前往,踏着泥土的芬芳,伴着小桥流水,唱一曲田园渔歌,听一段创业的故事,拾一片金黄的落叶,尝一桌鲜美的全鱼佳肴,披一身绚烂的秋色,带着喜悦与温暖,满载而归!



作者:王晓芸




(责任编辑:邓书茜)

投稿邮箱:yunshangzhijiang@163.com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